【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宣传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
时间:2021-09-25
浏览:3886次
昨天家长群里突然发来了这么一则消息:
在消息中有一封三页长的“遗书”。我能够清楚的感觉到:眼泪积聚在眼睛里的速度越来越快......我甚至希望这是一则假消息:
能够透过相关的内容,看出这个女孩子平时应该很乖巧,她把自己的所有财产整理好放在桌子上,一共3万块钱压岁钱,还把学校里借书的明细也写好留言叫父母去归还。
“不会让家里房子变凶宅,会让自己死在外面”,女生临走在遗书中甚至还考虑到家里的房子、自己的亲人,看后让人心痛心疼!
最后,她踩着自己房间的榻榻米跳下(楼)去,半夜,还在榻榻米上留下了纸条。
网传女孩留下的三页《遗书》:
少女行文逻辑清楚,我能想象她的生前,一如亲戚所言“乖巧内向”吧!看着这三页“沉甸甸”的遗书时,内心也是无比沉重:14岁刚刚才结束初一时光的小女生,在深夜挨着榻榻米写下这些声泪俱下的文字时,她该是有多么委屈和无助啊!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由女生父母亲手完成递送:在稍不如意的成绩面前,他们不仅口中赐予女儿“最肮脏的辱骂”,更是家常便饭一样,用着“冠冕堂皇”的辱骂,同时将拳脚、皮带、电线抽打向10多岁的孩子身上……让年幼的孩子内心认定,“这辈子做尽了别人(父母)的出气筒”。最后,女孩仍不忘提醒自己的父母,了却自己无力承受之余的“身后事”:屯到了3万元的压岁钱和微信零用钱;被你们强行报名却还没有上完的羽毛球课;借而未还的学校图书馆的三本书……提醒父母把奶奶接来一起住吧,不要整天去那种地方旅游让人家骗……为了死后不让房子变成别人口中的“凶宅”,她甚至为此选择了“跳出窗外”的死亡方式。
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,10至19岁青少年中,约有15%的人有过自杀念头。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自杀身亡,每小时11人死于自杀,40余人自杀未遂。上海地区有24.39%的中小学生,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,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.23%。
01.被忽略的孩子
每一个孩子自杀之前,都已经被杀死了无数次。看似一时冲动的背后,是长期被忽视的情绪和痛苦。“跳下去的一刻,要的就是这个结果。用自己的命,来换父母痛哭流涕。他心里是这样的,后悔不后悔,不是那个时候想的事。成年人活的久了,活的圆润了,知道忍一时,得过且过,小孩不是的,小孩的世界,恨起来,就是活一口气。这口气,你给我的,我还给你。”
02.孩子背后的问题
早在2014年,《世界青少年健康报告》就指出:2012年全球约有130万青少年死亡,15-19岁为高风险阶段。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抑郁症,对一生精神健康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。青少年患抑郁症的比例很高,在澳洲为12.1%,瑞典为11.4%,法国13岁以下儿童中,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%。总的来说,儿童心理异常总患病率在15%左右,而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。精神心理专科医生表示:孩子是最容易吸收整个家庭困难的,孩子病了,往往都是家病了,如果这整个家的病没有治好,你只治其中一个人是不够的。而许多家长,还无法迈过「心理障碍」这个门槛,一提到孩子心理有问题,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:矫情、没事找事、找理由不学习。
自杀倾向的孩子,父母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,有的有暴力倾向,动辄就要拳打脚踢。有的控制欲极强,所有事情都要顺着他的意思来。还有的,非常信奉打压教育,孩子所有的行为都被定义为做的不够好。除了容易被忽略的心理障碍,在生理因素上,孩子也更容易产生自杀的冲动。孩子和成年人一样能够感受情绪、情感,却没有成年人的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。他们对身边的事情更加敏感,情绪也更容易极端。也许你认为不值得关心和在意的一句话,对他来说都是情绪崩溃的引火索。你说一句:“你怎么不去死呢?”他可能真的就会死给你看。
大多孩子自杀都是选择跳楼、跳桥这种很典型的莽撞、未经深思的方式,这就是生理上冲动的表现。
03.缺乏必要的死亡教育
从小并没有进行过死亡教育的孩子们,往往会认为死亡是暂时的、可逆转的,甚至是快乐的状态。有人说,这些自杀的孩子都是在替我们去死。小小年纪的他们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样的思考和挣扎后,选择和这个世界说永别。
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不一样的,但我们的社会却总是愿意给孩子贴标签。活泼开朗、外向健谈就是好品质,内向不爱说话、不爱交朋友就是坏品质。其实不是这样的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,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你想要的的样子,而是让孩子成长为他本来的样子才是最好的。所以,你首先要先了解你的孩子,根据他的特点来教育。其实很多孩子是跟父母小时候有相像之处,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想想自己小时候的烦恼、困扰,也许沟通就不会那么难。
而在日常的生活中,心理医生也给出了大家简单直接的10条建议:
不要怀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;
不要限制孩子的活动自由;
不要对孩子说泄气话;
不要强迫孩子吃不想吃的东西;
不要当孩子的施压者;
不要让孩子感到你的焦虑比他(她)还多;
不要让孩子感到你的提醒如同“紧箍咒”;
不要让孩子感到你对他(她)的感受漠不关心;
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比他(她)还脆弱;
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考试是为了圆你的梦。
当然,这只是为家长提供参考,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特点和品质。爱,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正确地去爱,更是每一个人一辈子学习的主题。